我又出書。知味台灣:徐仲談慢食


陸陸續續,兩年之後,這本書終於寫完了。

為了書寫而回憶是件很有趣的事,前一秒在當下,思緒回到去年,忽然想起某人某事某個味道,然後打電話寒暄兼確認,有時現實與記憶不同,有時只能感嘆時光不再。寫這本書的目的有許多,表達感謝是其一,談談我對慢食理念(Slow Food)的觀點也是其一。

自從二○○六年我到義大利的慢食大學(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 Science)攻讀碩士,二○○九年我帶著十五位慢食大學的學生做一趟臺灣飲食文化之旅,一直到今日,我的生活已經與慢食理念分不開。

在這些日子,有許多許多的前輩伸手協助,有太多太多的朋友主動幫忙,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,該怎麼辦?陳之藩提過「謝天」,這個點子不錯,然而有些事情不是說聲謝謝就能帶過,所以我開始動筆。

慢食,這個話題在這幾年是顯學,不論餐飲、健康或環保等領域,不少作家或演講者都曾提過,講述的觀點大致相像,然而不同的生活背景,讓看法或論點有些微差異。我想談的是我的觀點,這些觀點源自於二○○六年我到義大利慢食大學的求學經歷。

在這一年,我訪談了慢食創辦人卡羅.佩屈尼(Carol Petrini),了解他創立慢食協會的初衷和夢想,往後數年,我參加了不少慢食協會舉辦的活動,諸如慢食漁業(Slow Fish)、保護乳酪小農的慢食乳酪(Slow Cheese)、保護將消逝食品的美食方舟(Terra Madre)等,認識許多欣賞慢食理念的朋友,彼此分享對於慢食的觀點。

究竟什麼是慢食理念?

我很確定慢食理念不是提倡慢慢吃飯,因為慢食的英文是Slow Food,不是Slow Eat,一如速食(Fast Food)不是呼籲快快吃,而是一種跨國連鎖全球化的飲食表徵。

簡單地說,慢食理念只是宣揚一種不同於速食的飲食態度,認為食物必須符合美好(Good)、安全(Clean)和公平交易(Fair)等三宗旨。嚴肅地看,慢食協會認為食物不僅攸關溫飽,還牽扯了政治、農業、文化及環境等層面,因此希望農產物種能多樣化,希望透過飲食教育延續地方文化,希望消費者能認識生產者。唯有如此,才能強調土地的味道,才能強調在地飲食的美。

我是個結果論者,不管簡單或嚴肅的字面解釋,我發現慢食理念是維護傳統飲食文化的助力,因為自從一九八九年慢食協會創立後,許多已經快消逝的傳統飲食再度被重視。這個成果驅使我到義大利就讀慢食大學,因為我想了解慢食協會是如何推廣傳統飲食,因為我想推廣臺灣的飲食文化。

回到臺灣後,我將慢食大學所學的課程,分為「知味」、「品味」和「玩味」。依這三個原則,開始四處旅行,用味蕾體認臺灣的美,然後將旅行的結果以演講或品嘗會的模式做分享,例如蔭油品嘗會、豆腐品嘗會、蜂蜜品嘗會、蘿蔔乾品嘗會等。

這般做法,推廣的範圍僅限於臺灣,無法讓國際飲食愛好者瞭解臺灣的飲食之美。此時我想起在慢食大學時,校方有計畫性地安排學生到各國參訪實習,我曾拜訪過法國、西班牙及希臘,皆由該國的慢食會員挑選特色產品,安排我們與生產者或廚藝工作者對談,一方面讓同學了解該國的食品特色,另一方面讓受訪的生產者,習慣向國外人士介紹自家特產。

這類拜訪,可說是雙贏,因為會到這間學校就讀的人,背景多是食品相關業者,例如記者或食品供應商。 因此,當我知道大學部在二○○九年準備安排一批學生到亞洲時,便極力爭取。

接下來近半年,我的日子過得很「充實」,一邊向校方申請,解釋學生在臺灣的行程規劃,一邊四處找尋贊助,因為校方的經費不足,學生的吃飯與住宿,向來需要幫助。我請眾多農民或餐飲友人,各自認領一餐或是一夜住宿。同時告訴慷慨解囊的朋友們,這回我邀請慢食大學的初衷,絕對不是找一群老外到臺灣吃吃喝喝。

這回的環島行程,每天至少規劃一堂課,針對選定的地方特產,以英文做介紹,探討臺灣飲食與世界的關聯性,例如北義煙燻肉與宜蘭鴨賞、北義雞蛋麵與臺南鹽水鴨蛋意麵、小麥與稻米、茶葉與葡萄酒。藉由交流,讓熟悉中國或日本貿易的生產者,能思考將來該如何開闢歐洲市場。

經由簡報,讓餐飲界的朋友了解該如何介紹,講出能讓歐洲人讚嘆的菜餚故事。於是學生們來到臺灣,於是我誠心說聲感謝,於是我陸續寫下這些人和事,寫下心中點滴所想,寫下在旅途中與學生的對談體悟。

既然緣起於慢食,書名便稱為「知味臺灣︱徐仲談慢食」,簡單明瞭,就是我對於慢食(Slow Food) 理念的觀點。